评奥运期间广州三大报头版新闻图片编辑的表现
浏览: 作者:
字体编码:
繁體
百年奥运来到古老的中国,来到北京,是奥运史上最美的神话。北京奥运会不仅是全国人民的盛世,更是一份丰盛的传媒饕餮。报纸作为四大传统媒体之一,其在新闻内容的保存性、视觉图片的传达上有着其它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广东报业云集了三大报业集团,新时期以来一直处于全国报业的领先地位。这三大报业集团会怎么样进行图片编辑报道奥运赛事呢?本文以广州三大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的头版为例进行分析。
(一)量化研究:选图角度各有千秋
报纸头版传递着整份报纸最重要、最精华的信息。而在读图时代,头报的图片是否新颖、反映新闻事件直接决定着读者对报纸的选择。笔者以广州三大报从8月9号到8月25号的报纸头版作为考察对象并对头版中与奥运有关的图片进行量化统计得出表一。
图片
总数 领导人或官员 中国奥运冠军 其他运动员 国外运
动员 场景 其他
广州日报 57 9% 75% 5% 4% 7% 0
南方日报 47 2% 73% 11% 7% 5% 2%
羊城晚报 92 2% 64% 22% 9% 7% 6%
(表一:各种图片占图片总数的比例情况)
首先,从图片的总数来看(见表一),羊城晚报的图片总数居首,且比南方日报的图片总数多将近两倍。而南方日报和广州日报在图片的总数上不相上下。羊城晚报旨在以一张大图片加多张小图片的“多图片”形式,用图片来展现奥运比赛的相关信息,抢夺观众的眼球。而南方日报和广州日报在图片编辑方面同样是以一张大图片加少许小图片的形式出现,一般是小图片在四张以下。
其次,在新闻图片的选择上,三大报也呈现不同的特点。在图片主角的选择上,三大报不约而同地把重点集中在中国奥远冠军。或是选择夺冠时欣喜若狂的表情,或是比赛时的精彩瞬间。值得指出的是,羊城晚报更注重整个比赛新闻图片选择的均衡。羊城晚报除了报道中国队夺冠的场面外,还关注中国队重要赛事的比赛现场,或是成功晋级,或是惨遭淘汰。此外,羊城晚报不仅仅报道本国运动员所取得的成绩,同时还在头版上报道一些外国运动员取得的辉煌成绩,例如女子400M个人混合泳冠军赖斯以及百米飞人博尔特、游泳天才菲尔普斯等。而广州日报则以报道夺冠运动员为主,在头版上较少涉及其它比赛的场面以及国外运动员的情况。并且,广州日报在新闻图片的选择上更多地选择刊登领导人或官员的图片,其比例占图片总数的9%,远远领先于南方日报和羊城晚报的2%。
(二)对比分析:图片编辑各有所爱
三大报在同一个新闻事件上,所选取的新闻图片也有各自的特色。本文选取以开幕式、刘翔退赛、博尔特夺冠这三大新闻事件来比较三大报在图片编辑上的得与失。
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奥运会开幕式历来都是奥运会的重头戏。开幕式上既要反映出以和平、团结、友谊为宗旨的奥林匹克精神,也要展现出东道国的民族文化、地方风俗和组织工作的水平,同时还要表达对世界各国来宾的热情欢迎。在家门口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是成为亿万人瞩目的焦点。
三大报都将对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的报道作为重中之中。其中,南方日报和广州日报用整版头版来报道,而羊城晚报也用了四分之三的版面。三大报的图片都强调了“瞬间性”,南方日报在头版用了整版的图片,只有新闻标题,没有添加新闻报道。图片选用了熊熊燃烧的主火炬上空烟火在空中绽放的那一刻,体现了新闻的瞬间性。同时,图片渲染成红色使整个图片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看起来振奋人心同时又喜气洋洋。新闻小标题胡锦涛宣布第29届夏季奥运会开幕考虑到作为省委机关报的宣传要求。而主标题“世界进入北京时间”更是高屋建瓴,立足于高处,暗含北京奥运会开幕对世界的影响。
广州日报则选择多图的形式。新闻主标题“胡锦涛宣布奥运会开幕”统领整个版面。左边的版面分别选择了三位官员的致辞,这与主标题形成了很好的呼应。而在主图片上,广州日报却选择了开幕式时鸟巢和水立方外烟火盛开的一刹那。尽管从图片可以看出编辑旨在把奥运会两个最重要的场馆介绍给读者。但是,单单从这两个图片来看,并不能反映奥运会开幕式现场的全景。这个场面容易让读者产生质疑,这个图片会不会是在彩排时的图片?这张图片不具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现场性和唯一性,因此,难以让人信服。
羊城晚报在开幕式的报道选择了主图加多张小图的方式来展现奥运开幕的全景。新闻主标题是奥运傲韵 全球陶醉,主图片是主火炬点燃之后在鸟巢里,往上拍摄到奥运五环烟火开放的那一刻。新闻主标题正中道说图片给人的整体感觉,而且措辞大方。图片既让读者看到了开幕式现场完整的全貌,同时,也体验到五环烟火绽放时的激情心情。
2、刘翔退赛。
刘翔退赛是本届奥运会上最大的爆点。南方日报在图片的选择上,选取了刘翔在第一次试跑时,在起跑器上因伤而痛苦的表情。在图片的文字说明是:赛前伤势突然加剧,起跑线上的刘翔脸上写满痛楚。这段文字说明很好地配合了新闻报道的标题“我们爱金牌,我们更爱你”,显示出强烈的人情味和人文关怀。“什么是好的图片?其实标准无非就是三个:第一,引发思考;第二,拷问心灵;第三,燃烧读者。” 读者在看到刘翔因伤退赛的消息后起初一定难以理解。因为很多人都认为,鸟巢是专为刘翔而建,没有刘翔的鸟巢黯然失色。刘翔在鸟巢的第一枪可谓是万众谓目。但是,当看到这张图片,刘翔痛苦的表情让读者都于心不忍。原先看到这边消息时的惊异,失落,费解统统转化为理解,宽容,读者的心也变得柔软起来。
广州日报同样选择刘翔痛苦地跪在地上的图片。从这张图片可以看到两个主要的新闻要素,一是刘翔低着头双膝跪地,二是田径场围栏的BEIJING字样。图片编辑旨在给读者提供一种悲怆的氛围。意思是说,刘翔在北京奥运会上因伤退赛。但是,如果不看新闻图片的标题时,这张图片又可作另一番解释。读者容易理解为刘翔正在准备起跑,参加110米栏的比赛。这张图片既没有体现刘翔的伤痛也看不到刘翔退赛了。“一条图片新闻,理想境界的属性应该是,不用文字说明,就能将新闻事件讲述清楚,包括人、时间、地点、什么事甚至为什么。”
羊城晚报把刘翔退赛的新闻用大的粗黑体加以报道,但是遗憾的是,新闻图片的选择上并没有让刘翔出场,而是选择了在劲敌罗伯斯在第一轮中的比赛时的动作。图片说明是:热身时跨栏不适,劲敌罗伯斯以小组第一出线,中国史冬鹏纪伟进入下一轮。新闻的主角刘翔并未出来在新闻图片上,让人倍感费解,有点新闻标题和图片“言行不一致”的感觉。
3、博尔特百米夺冠
博尔特在百米大战中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轻松夺冠,并人类在百米跑道的速度极限上又提高了0.02秒,这是奥运会的又一个爆点。南方日报在报道此事上,选择的角度是百米终点的侧面。从图片上可清晰地看到在冲刺时博尔特领先其他运动员有一定的距离。图片的编辑上也进行了模糊化效果的处理,使图片富有动感。但是这则新闻的标题:9秒69!狂人上演最嚣张百米冲刺 博尔特恐怖纪录震惊世界。标题中提示博尔特上演最嚣张百米冲刺,但在图片上的编辑上并没有强调博尔特嚣张的表情。
“一幅好的新闻图片需要在内容上体现以下特征:真实现场的再现,把握时间的脉搏,决定性瞬间。” 广州日报与南方日报选用是同一张图片,但是并没有像南方日报那样做效果上的处理。图片真实地还原了博尔特冲刺的现场。此外,广州日报还选用了博尔特正面的一张特写图片,展示博尔特夺冠以后自信,骄傲的典型瞬间,让博尔特整个形象犹其是表情鲜活了起来。
羊城晚报选取的是一张博尔特冲刺后做出谁与争锋的手势。这种正面平拍的方式并不能给观众交待博尔特与其他选手之间的距离。再者,这张图片的说明是:博尔特冲刺减速左看右看,百米还可跑得更快。这张图片不仅没有反映博尔特左看右看的动作,也难以体现出博尔特冲刺时嚣张的表情以及他的领先优势。
(三)结论:各俱特色,各有得失
奥运期间广州三大报头版的编辑有许多相同之处。首先,注重“读图时代”图片对整份报纸的影响,做到了“图片并重”,让读者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激动人心的奥运会。例如,三大报在开幕式,闭幕式等重要新闻事件上都在头版做了大版面的报道。其次,在新闻图片的选择以及文字的说明上也凸显本地特色。例如陈燮霞夺得中国代表团的首枚金牌后,三大报都把报道的重点放在她是广州妹这一新闻要素上,使得新闻更加能够贴近读者。
三大报在各自的图片编辑都办出“本报特色”,在新闻图片的选择上有得有失。
南方日报:作为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大胆采用整版、大图片等方式体现“高度决定影响力”的口号。注重选择展现新闻事件典型瞬间的图片,在文字的说明上也是人情味十足。在图片的选择上,更注重运动员表情上的细节。例如刘翔退赛时那痛苦难耐的表情,张湘祥在男子举重62公斤级决赛中霸色十足的模样,马琳乒乓球男单夺金后尽情表达夺冠喜悦的姿态都让人印象深刻。但是,也许过于强调这种细节的表现,有的照片并未能尽善尽美。例如中国体操男团夺冠时,选取了主力队员李小鹏含泪仰天长啸的图片,但是他的表情被两位队员左右,以至于影响了李小鹏那种激动情况的展示。总体而言,南方日报在奥运期间头版的表现极为出色,图片与版面的编排设计延续了其一贯的作风,整洁,大气,高屋建瓴。
广州日报:充分体现“党报+都市报”的办报模式。例如,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都选择了国家领导人和官员的图片来支持头版。这充分显示了广州日报作为城市党报的宣传职能。而在图片的编辑上,广州日报图片的编辑以及版式不拘一格,时尚动感。例如马琳夺冠那场比赛中,他挥拍扣球的姿势;再如博尔特百米夺金时那嚣张的表情等等都让人过目难忘。这些生动活泼的编排方式满足了读图时代读者对图片的需要,沿习了“都市报”报纸的报道手段。广州日报的表现可圈可点。但是,有的图片过于平衡、过于集中让图片的冲击力大打折扣,层次感不强。如8月13日的版面,奥运图片都放到版面的最下方,四张图片大小不相上下,看起来让人眼花瞭乱。
羊城晚报:由于羊城晚报的出版时间较南方日报和广州日报晚,因为,在图片的选择上,羊城晚报成功地避开头版图片撞车的现象,图片与另外两报大不一样。其在图片的选择上视域比较广泛。选图的角度不是单单放在金牌运动员身上,而且十分关注重要比赛运动员的表现以及国外运动员的战绩,例如中国女排昂首进入四强后女排姑娘们兴奋的场面,李娜战胜大威的庆祝图面等等。羊城晚报强调图片内容选取上的均衡,选择多图片的形式来展现奥运会,图片量接近于南方日报的两倍,旨在用图片来反映奥运会的现场。但是这种图片的编辑方式让整体的版面显得凌乱,图片过多造成相互干扰,不易于记忆;图片在编排方式上也显得呆板,拍出来的图片直接使用并没有经过精心的加工。
作为地方媒体,广州三大报在头版图片的选择及形式的编排体现出良好的精品意识,使得三大报的表现各有千秋,有得有失。面对激烈的广州报业市场,如何创新,才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孔繁根.《摄影采访与图片编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版.
[2] 甘险峰.《新闻图片与报纸编辑》.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版.
[3] 高立、姜欣.《试论数字时代下的新闻摄景》.新闻界.2008年第3期.
[4] 黄裕南.《新闻摄影图片的评价标准》.新闻导刊.2006年第5期.
(一)量化研究:选图角度各有千秋
报纸头版传递着整份报纸最重要、最精华的信息。而在读图时代,头报的图片是否新颖、反映新闻事件直接决定着读者对报纸的选择。笔者以广州三大报从8月9号到8月25号的报纸头版作为考察对象并对头版中与奥运有关的图片进行量化统计得出表一。
图片
总数 领导人或官员 中国奥运冠军 其他运动员 国外运
动员 场景 其他
广州日报 57 9% 75% 5% 4% 7% 0
南方日报 47 2% 73% 11% 7% 5% 2%
羊城晚报 92 2% 64% 22% 9% 7% 6%
(表一:各种图片占图片总数的比例情况)
首先,从图片的总数来看(见表一),羊城晚报的图片总数居首,且比南方日报的图片总数多将近两倍。而南方日报和广州日报在图片的总数上不相上下。羊城晚报旨在以一张大图片加多张小图片的“多图片”形式,用图片来展现奥运比赛的相关信息,抢夺观众的眼球。而南方日报和广州日报在图片编辑方面同样是以一张大图片加少许小图片的形式出现,一般是小图片在四张以下。
其次,在新闻图片的选择上,三大报也呈现不同的特点。在图片主角的选择上,三大报不约而同地把重点集中在中国奥远冠军。或是选择夺冠时欣喜若狂的表情,或是比赛时的精彩瞬间。值得指出的是,羊城晚报更注重整个比赛新闻图片选择的均衡。羊城晚报除了报道中国队夺冠的场面外,还关注中国队重要赛事的比赛现场,或是成功晋级,或是惨遭淘汰。此外,羊城晚报不仅仅报道本国运动员所取得的成绩,同时还在头版上报道一些外国运动员取得的辉煌成绩,例如女子400M个人混合泳冠军赖斯以及百米飞人博尔特、游泳天才菲尔普斯等。而广州日报则以报道夺冠运动员为主,在头版上较少涉及其它比赛的场面以及国外运动员的情况。并且,广州日报在新闻图片的选择上更多地选择刊登领导人或官员的图片,其比例占图片总数的9%,远远领先于南方日报和羊城晚报的2%。
(二)对比分析:图片编辑各有所爱
三大报在同一个新闻事件上,所选取的新闻图片也有各自的特色。本文选取以开幕式、刘翔退赛、博尔特夺冠这三大新闻事件来比较三大报在图片编辑上的得与失。
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奥运会开幕式历来都是奥运会的重头戏。开幕式上既要反映出以和平、团结、友谊为宗旨的奥林匹克精神,也要展现出东道国的民族文化、地方风俗和组织工作的水平,同时还要表达对世界各国来宾的热情欢迎。在家门口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是成为亿万人瞩目的焦点。
三大报都将对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的报道作为重中之中。其中,南方日报和广州日报用整版头版来报道,而羊城晚报也用了四分之三的版面。三大报的图片都强调了“瞬间性”,南方日报在头版用了整版的图片,只有新闻标题,没有添加新闻报道。图片选用了熊熊燃烧的主火炬上空烟火在空中绽放的那一刻,体现了新闻的瞬间性。同时,图片渲染成红色使整个图片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看起来振奋人心同时又喜气洋洋。新闻小标题胡锦涛宣布第29届夏季奥运会开幕考虑到作为省委机关报的宣传要求。而主标题“世界进入北京时间”更是高屋建瓴,立足于高处,暗含北京奥运会开幕对世界的影响。
广州日报则选择多图的形式。新闻主标题“胡锦涛宣布奥运会开幕”统领整个版面。左边的版面分别选择了三位官员的致辞,这与主标题形成了很好的呼应。而在主图片上,广州日报却选择了开幕式时鸟巢和水立方外烟火盛开的一刹那。尽管从图片可以看出编辑旨在把奥运会两个最重要的场馆介绍给读者。但是,单单从这两个图片来看,并不能反映奥运会开幕式现场的全景。这个场面容易让读者产生质疑,这个图片会不会是在彩排时的图片?这张图片不具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现场性和唯一性,因此,难以让人信服。
羊城晚报在开幕式的报道选择了主图加多张小图的方式来展现奥运开幕的全景。新闻主标题是奥运傲韵 全球陶醉,主图片是主火炬点燃之后在鸟巢里,往上拍摄到奥运五环烟火开放的那一刻。新闻主标题正中道说图片给人的整体感觉,而且措辞大方。图片既让读者看到了开幕式现场完整的全貌,同时,也体验到五环烟火绽放时的激情心情。
2、刘翔退赛。
刘翔退赛是本届奥运会上最大的爆点。南方日报在图片的选择上,选取了刘翔在第一次试跑时,在起跑器上因伤而痛苦的表情。在图片的文字说明是:赛前伤势突然加剧,起跑线上的刘翔脸上写满痛楚。这段文字说明很好地配合了新闻报道的标题“我们爱金牌,我们更爱你”,显示出强烈的人情味和人文关怀。“什么是好的图片?其实标准无非就是三个:第一,引发思考;第二,拷问心灵;第三,燃烧读者。” 读者在看到刘翔因伤退赛的消息后起初一定难以理解。因为很多人都认为,鸟巢是专为刘翔而建,没有刘翔的鸟巢黯然失色。刘翔在鸟巢的第一枪可谓是万众谓目。但是,当看到这张图片,刘翔痛苦的表情让读者都于心不忍。原先看到这边消息时的惊异,失落,费解统统转化为理解,宽容,读者的心也变得柔软起来。
广州日报同样选择刘翔痛苦地跪在地上的图片。从这张图片可以看到两个主要的新闻要素,一是刘翔低着头双膝跪地,二是田径场围栏的BEIJING字样。图片编辑旨在给读者提供一种悲怆的氛围。意思是说,刘翔在北京奥运会上因伤退赛。但是,如果不看新闻图片的标题时,这张图片又可作另一番解释。读者容易理解为刘翔正在准备起跑,参加110米栏的比赛。这张图片既没有体现刘翔的伤痛也看不到刘翔退赛了。“一条图片新闻,理想境界的属性应该是,不用文字说明,就能将新闻事件讲述清楚,包括人、时间、地点、什么事甚至为什么。”
羊城晚报把刘翔退赛的新闻用大的粗黑体加以报道,但是遗憾的是,新闻图片的选择上并没有让刘翔出场,而是选择了在劲敌罗伯斯在第一轮中的比赛时的动作。图片说明是:热身时跨栏不适,劲敌罗伯斯以小组第一出线,中国史冬鹏纪伟进入下一轮。新闻的主角刘翔并未出来在新闻图片上,让人倍感费解,有点新闻标题和图片“言行不一致”的感觉。
3、博尔特百米夺冠
博尔特在百米大战中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轻松夺冠,并人类在百米跑道的速度极限上又提高了0.02秒,这是奥运会的又一个爆点。南方日报在报道此事上,选择的角度是百米终点的侧面。从图片上可清晰地看到在冲刺时博尔特领先其他运动员有一定的距离。图片的编辑上也进行了模糊化效果的处理,使图片富有动感。但是这则新闻的标题:9秒69!狂人上演最嚣张百米冲刺 博尔特恐怖纪录震惊世界。标题中提示博尔特上演最嚣张百米冲刺,但在图片上的编辑上并没有强调博尔特嚣张的表情。
“一幅好的新闻图片需要在内容上体现以下特征:真实现场的再现,把握时间的脉搏,决定性瞬间。” 广州日报与南方日报选用是同一张图片,但是并没有像南方日报那样做效果上的处理。图片真实地还原了博尔特冲刺的现场。此外,广州日报还选用了博尔特正面的一张特写图片,展示博尔特夺冠以后自信,骄傲的典型瞬间,让博尔特整个形象犹其是表情鲜活了起来。
羊城晚报选取的是一张博尔特冲刺后做出谁与争锋的手势。这种正面平拍的方式并不能给观众交待博尔特与其他选手之间的距离。再者,这张图片的说明是:博尔特冲刺减速左看右看,百米还可跑得更快。这张图片不仅没有反映博尔特左看右看的动作,也难以体现出博尔特冲刺时嚣张的表情以及他的领先优势。
(三)结论:各俱特色,各有得失
奥运期间广州三大报头版的编辑有许多相同之处。首先,注重“读图时代”图片对整份报纸的影响,做到了“图片并重”,让读者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激动人心的奥运会。例如,三大报在开幕式,闭幕式等重要新闻事件上都在头版做了大版面的报道。其次,在新闻图片的选择以及文字的说明上也凸显本地特色。例如陈燮霞夺得中国代表团的首枚金牌后,三大报都把报道的重点放在她是广州妹这一新闻要素上,使得新闻更加能够贴近读者。
三大报在各自的图片编辑都办出“本报特色”,在新闻图片的选择上有得有失。
南方日报:作为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大胆采用整版、大图片等方式体现“高度决定影响力”的口号。注重选择展现新闻事件典型瞬间的图片,在文字的说明上也是人情味十足。在图片的选择上,更注重运动员表情上的细节。例如刘翔退赛时那痛苦难耐的表情,张湘祥在男子举重62公斤级决赛中霸色十足的模样,马琳乒乓球男单夺金后尽情表达夺冠喜悦的姿态都让人印象深刻。但是,也许过于强调这种细节的表现,有的照片并未能尽善尽美。例如中国体操男团夺冠时,选取了主力队员李小鹏含泪仰天长啸的图片,但是他的表情被两位队员左右,以至于影响了李小鹏那种激动情况的展示。总体而言,南方日报在奥运期间头版的表现极为出色,图片与版面的编排设计延续了其一贯的作风,整洁,大气,高屋建瓴。
广州日报:充分体现“党报+都市报”的办报模式。例如,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都选择了国家领导人和官员的图片来支持头版。这充分显示了广州日报作为城市党报的宣传职能。而在图片的编辑上,广州日报图片的编辑以及版式不拘一格,时尚动感。例如马琳夺冠那场比赛中,他挥拍扣球的姿势;再如博尔特百米夺金时那嚣张的表情等等都让人过目难忘。这些生动活泼的编排方式满足了读图时代读者对图片的需要,沿习了“都市报”报纸的报道手段。广州日报的表现可圈可点。但是,有的图片过于平衡、过于集中让图片的冲击力大打折扣,层次感不强。如8月13日的版面,奥运图片都放到版面的最下方,四张图片大小不相上下,看起来让人眼花瞭乱。
羊城晚报:由于羊城晚报的出版时间较南方日报和广州日报晚,因为,在图片的选择上,羊城晚报成功地避开头版图片撞车的现象,图片与另外两报大不一样。其在图片的选择上视域比较广泛。选图的角度不是单单放在金牌运动员身上,而且十分关注重要比赛运动员的表现以及国外运动员的战绩,例如中国女排昂首进入四强后女排姑娘们兴奋的场面,李娜战胜大威的庆祝图面等等。羊城晚报强调图片内容选取上的均衡,选择多图片的形式来展现奥运会,图片量接近于南方日报的两倍,旨在用图片来反映奥运会的现场。但是这种图片的编辑方式让整体的版面显得凌乱,图片过多造成相互干扰,不易于记忆;图片在编排方式上也显得呆板,拍出来的图片直接使用并没有经过精心的加工。
作为地方媒体,广州三大报在头版图片的选择及形式的编排体现出良好的精品意识,使得三大报的表现各有千秋,有得有失。面对激烈的广州报业市场,如何创新,才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孔繁根.《摄影采访与图片编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版.
[2] 甘险峰.《新闻图片与报纸编辑》.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版.
[3] 高立、姜欣.《试论数字时代下的新闻摄景》.新闻界.2008年第3期.
[4] 黄裕南.《新闻摄影图片的评价标准》.新闻导刊.2006年第5期.